好景不长,正当钢贸圈沉浸在过年般的喜悦中时,国家高层开始注意到过度上涨的钢铁市场,随后李克强总理的三次发言,让头脑发热的投机者和钢贸商都冷静下来,资金的撤离最先反应在期货方面,伴随着期货的回落,现货市场也是摧枯拉朽般下跌。 监测数据显示,5月26日,国内重点城市Ф25mm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为5051元/吨,目前已经出现了“十一连跌”,累计下跌1185元/吨,跌幅达到了19%;较4月30日下跌了158元/吨。此外,热轧卷板、中厚板等多个钢材品种的价格近期也出现了千余元的下跌。不得不说,此轮钢市“过山车式”行情,国家政策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,不过这并不奇怪。首先,在“后疫情”时代,各国经济复苏必然是大趋势,一些国家超发货币较为普遍,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向基建投资。在这种情况下,钢价上涨在正常不过了。目前钢价已经较高点回落1000多元,五一节后拉涨的泡沫已经被挤压一空。同时,相比钢价暴跌来说,矿石、焦炭价格仅跌了三五百元,钢厂利润空间相比之前也缩小了五六百元。并且,国家出台政策目的是稳定发展经济、保民生,并不是破坏市场秩序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伴随着钢价回归理性,前期在计划内、而迟迟未动工的项目将陆续启动,不免会有赶工期现象出现;同时下游加工企业也会逐渐复苏,回归正轨,因此未来国内钢市需求问题不大。目前温和通胀有所升温,CPI将呈温和上行趋势。受居民消费逐渐修复、国际粮价上涨等影响,CPI通胀将会回升,但由于猪肉价格有可能大幅下行,一定程度上抵消粮价上涨的影响。全年CPI同比涨幅中枢处于0.8%的较低水平。工业生产价格指数PPI延续底部反弹趋势并将于二季度见顶。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,PPI同比涨幅在一季度走出通缩区间,二季度升至5-6%的高点,三季度略为回落至4-5%,四季度明显回落至3%;全年PPI上涨4%。 随着上周开始的大跌暂告一段落,螺旋管生产厂家市场似乎有跌幅收窄,进入整理的苗头。但伴随着高层重磅发声,期货市场最先反应,周三再次开启新一轮跌价潮,现货市场也从观望迅速跟上,以北京为例在上一波跌幅的基础上,周三周四两天累计跌幅400元左右,而标志性的就是上周才刚刚大涨300的河钢,转眼不得不大跌300,着实很尴尬。而成交方面,更是跌入冰点,统计的十家大户成交量最低不到5000吨,周均也就在6000吨左右,依然属于相当差的水平。而本以为本周基本熄火的低价锁货资源,则自始至终充斥于整个市场。不过伴随连续两波杀跌,价格水平基本跌到了五一的水平,加之库存方面也依然由于供给没有大幅增长,而表现顺畅降库,故预计下周行情或低位整理,继续大幅下跌的概率不大。